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课题指引 > 名师荟萃
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,筑牢教师信仰之基
日期:2024-06-13  浏览:1001次

  今年9月9日,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,从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育人智慧、躬耕态度、仁爱之心、弘道追求六方面全面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。其中,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”居于教育家精神首位,体现了对教师理想信念要求的新高度、对筑牢教师信仰之基的新标准。

  理解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”的时代内涵

  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蕴含着将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的理想追求。教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,既要与“小我”的个人理想相结合,又要与“大我”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。只有树立崇高理想,厚植家国情怀,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、教育强国梦,才能明确前进方向,砥砺奋斗情怀,找准人生坐标,实现个人价值。

  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蕴含着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”的实践取向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‘梦之队’的筑梦人”。至诚报国就是要立足岗位、忠诚职责、矢志为国,广大教师既要锚定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,站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坚定立场,又要牢牢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实践要求,担负起“筑梦人”的时代重任。要牢牢把握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把教书育人作为为师之本、执教之本,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,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,把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落到实际行动上,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。

  当今世界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基础性、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,教育作为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,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和格局,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教育变革趋势,增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主动,在应变局、开新局中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。聚焦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发展,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初心使命,在躬耕实践中彰显责任担当,扎根教育,报国强国,勇担为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;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加强基础学科、交叉学科研究和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产出一批又一批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成果,努力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。